logo

专业从事GMP符合性验证与确认服务 提供GMP验证检测咨询服务

全国服务热线:0512-66985755

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新闻

全国服务热线

0512-66985755

GMP洁净空调系统性能确认

返回列表 发布日期:2023/10/17 10:12:29 人气:137

01

GMP法规要求


1. 中国2010版GMP附录11 确认与验证第二条规定:“企业应当制定需要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认。”

2. 中国2010版GMP附录11 确认与验证第十七条规定:“安装和运行确认完成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性能确认。”

3. 中国2010版GMP附录1无菌药品第八条规定:“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动态和静态的标准。

4. 国家局2010年版GMP疑难解答,第332答:“空调系统验证(再验证)的静态:需要三天的监测数据。动态也应监测,通常为七天。”

02

GMP医药相关洁净空调系统

性能确认流程适用范围


适用于GMP医药相关洁净空调系统的性能确认流程;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相关行业,至少按照相关行业规范执行,亦可参考GMP管理体系进行合理选择,保证确认的程度和范围能覆盖已识别的风险因素。  

SPE项目调试和确认指南


ISPE基准指南:系统验证应确认谁来执行这个工作,包括所有承包商、供应商和公司人员的范围、角色以及责任。职责也应该包括谁来起草、审核、批准、执行方案;谁来承担协调PQ工作,谁来负责取样、分析测试,谁来提供测试仪器,以及谁来核实测试是否已按要求完成;这些需要在方案中进行约定。


04

关于性能确认


性能确认是为了证明按照预定的运行和操作程序,系统在其设计工作参数内负载运行,可以持续稳定地产生符合预定质量标准的结果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检查、测试活动。


05

性能确认的先决条件


包括不限于:

1. 空调系统OQ报告完成审批,无残留项目,没有未关闭的偏差或已存在的偏差对PQ的实施无影响。

2. 空调系统的运行维护程序文件已生效,系统按照已批准的程序参数运行。

3. 洁净厂房设施维护保养程序文件已生效。

4. EMS、BMS系统OQ报告完成审批,运行与维护程序文件已生效(如适用)。

5. EMPQ监控点位风险评估报告已签批完成(亦可将评估内容写入PQ方案中,若单独起草风险评估报告,需要在PQ方案中进行索引)。

6. PQ方案按照文件会审流程完成审批生效。

7. 用于PQ测试过程的仪器、设备完成质量验收放行,处于正常状态。

8. 厂房门禁系统OQ报告签批完成,运行与维护程序文件已生效(如适用)。

9. 人员及物料进出洁净区程序文件已生效,人员更衣程序经过确认。

10. 洁净区人员行为规范程序文件已生效。

11. 洁净区清洁消毒程序文件已生效,消毒方式经过确认。

12. 执行方案前,PQ范围内的的洁净室(区)均经过清洁消毒。


06

具体确认范围


  • 人员培训确认(参与PQ过程的执行与审核人员需经过方案培训)

  • 先决条件确认(确认相关内容是否满足执行PQ的前提条件)

  • 程序文件确认(确认PQ活动过程需要执行的程序文件是否为已受控的最新版本)

  • 测试仪器校准确认(确认执行PQ测试过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通过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 测试物料信息确认(确认执行PQ测试过程所使用的关键耗材是否验收合格并处于有效期内)

  • 测试现场人员信息确认(确认执行PQ测试过程可进入现场人员的最大允许数量)

  • 测试项目确认(根据评估确认执行测试过程需要测试的项目)


07

GMP空调系统PQ确认阶段具体操作


确认阶段

空调系统PQ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静态测试

1)静态是指洁净室(区)已完工,区域内的设备已安装就绪并以约定的方式运行,但没有相关工艺操作人员在现场。

2)静态测试过程中,除和空调系统运行关联的设备外,洁净室(区)内其它设备均不得开启。

3)根据静态本身的定义,考虑PQ执行过程必要的测试人员和见证人员需要在场的情况,在静态测试过程中,同一房间内同时存在的人员应不得超过两人(对于空间狭小的房间,避免干扰环境,建议最大允许1人)。

4)测试过程中,应对每个房间的人员数量进行控制,并将实际的人员数量记录在测试报告中。


阶段二:动态测试

1)动态是指洁净室(区)以约定的条件发挥作用,区域内的设备以约定的方式运行,并有规定数量的操作人员在现场。

2)动态测试过程中,除有特殊要求不得开启的设备外,洁净区内的所有设备应全部开启。

3)应结合实际需求,对每个洁净室(区)内的最大允许同时存在的人员的数量做出规定,根据日常需求将最大人数名额合理分配给不同的职能部门人员进行参与。

4)动态测试过程中,各洁净室(区)的人数应按照该要求进行管控,并将对应的人员数量和进出时间记录在测试报告中。

5)动态测试过程中,进入洁净室(区)所有人员的行为规范应当受控,操作人员应按照在实际工艺操作流程可能会发生的活动进行模拟或真实操作。


取样计划

1. 针对全新的系统,基于测试结果重现性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建议制定一个连续3天的静态取样计划和1个至少连续3天的动态取样计划,对确认系统是否能持续稳定具有一定参考性。

2. 例如,对新系统或重大改造后的系统进行连续三次的静态测试,三次实验通常分别在三天完成,然后进行连续二周的模拟动态监测。对于已有系统的年度再验证,可在生产时同步进行,或通过回顾过去一年的环境监控记录的形式完成。


执行策略

1. 测试项目

1)PQ中主要是证明洁净室(区)对环境洁净度控制的能力是否能持续稳定,一般检项为:定量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定量空气浮游菌含量、定时空气沉降菌数量、表面微生物采集回收。

2)PQ实施前洁净室(区)未安装EMS在线监测系统时,PQ测试计划中还应考虑加入温湿度和相对压差的测试;PQ前若存在已放行的EMS系统也可直接引用EMS的监测数据。


2. 洁净室(区)特性

1)当计划安排传递窗与洁净室同步执行PQ时,结合传递窗的使用的特殊性,一般只对传递窗进行连续3次的静态测试,动态测试不予进行。

2)当某些传递窗的设计特性不带HEPA的情况时,出于对空气取样测试项目存在干扰的考虑,可以选择仅执行表面微生物项目的取样测试,已确认其内表面的洁净程度。


取样点设定

静态测试:

根据ISO14644-1:2015 A.4.2节规定如下:

为了定位取样点:

a)使用表格A.1里的取样点最小数量NL;

b)然后将整个洁净室或洁净区划分为NL个等面积区块;

c)每个区块都选定一个可代表该区块特征的取样点;

d)在每个取样点,将粒子计数器采样探头置于工作活动的平面或另一个指定点。

e)对于被视作关键点的地方,可以选定额外的取样点。它们的数量和位置也应经用户和供应商协商并具体化。

f)可以将额外区块和相关取样点细分成等面积区块。对于存在非单向气流的洁净室或洁净区,如果他们直接位于非扩散空气供应源之下,取样点将不具有代表性。

ISO14644-2015有关洁净室区域的取样点

洁净室面积(m2)少于或等于

待测试的取样点最小数量(NL)

2

1

4

2

6

3

8

4

10

5

24

6

28

7

32

8

36

9

52

10

56

11

64

12

68

13

72

14

76

15

104

16

108

17

116

18

148

19

156

20

192

21

232

22

276

23

352

24

436

25

636

26

1,000

27

>1,000

见公式(A.1)

NL=27×{A/1000}

A代表洁净室面积

NL代表取样点数

备注1:如果被考虑面积在表格里两数值之间,取两者之间的较大数值。

备注2:如果是单向气流,区域可被视作移动空气断面与气流方向垂直。在其他所有情况下,可被视作洁净室或洁净区的平面图区域。



动态测试:

1)动态测试时,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均匀布点的原则已经不能真实反映洁净室(区)内不同区域的环境状况。因此,需要采取风险评估的方法识别风险因素,并对每个洁净室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动态环境监测关键点,同时也为洁净室(区)今后的日常监测布点起到指导意义。

2)环境监测是一种对洁净环境控制的有效性评估工具,本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应用 ICH Q9(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评估确定空调系统 PQ 动态测试时的空气采样及表面微生物取样布点位置。

3)基于人是最大的污染源的原则,在动态生产过程,关键的工艺操作区域环境质量受人员操作活动的影响较大,这取决于洁净服的防护程度以及人员的个人行为规范,还有如何进行操作。

4)动态生产下的环境的风险因素是多变的,按照ISO-14644:2015要求最少取样点的数量可能不足以覆盖动态操作活动过程带来的环境质量风险。因此,对于高风险区域可适当增加动态取样点。



在方案中罗列每个项目详尽的测试方法或索引相关测试项目的SOP,应至少包括设备耗材、测试程序(包括不限于空间定义、点位分布图、采样程序、样本编号、培养计数、报告方式)、测试规范、注意事项、接受标准等内容。


偏差与变更

记录确认测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差事件和变更流程,确保确认过程每个活动环节的合规性与可追溯性。


参考文件

包括不限于:

  • 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 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确认与验证

  • EudraLex 第四卷 欧盟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南 医药产品人用及兽用,附录15 确认与验证

  • WHO TRS 961,附录6,WHO GMP:无菌药品

  • 中国,GMP指南-无菌药品(2010年修订)

  • ISPE基准指南,第5卷,调试和确认

  • ISPE指南,基于科学和风险的设施、系统和设备的交付

  • ISO 14644-1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部分:基于粒子浓度划分空气洁净度等级

  • GB/T 16292-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

  • GB/T 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 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 GB 50591-201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 50073-201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 PDA TR13 环境监测基础要素与监测计划

  • ISO14698-1 生物污染控制—第1部分:总则

  • 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在方案中罗列每个项目详尽的测试方法或索引相关测试项目的SOP,应至少包括设备耗材、测试程序(包括不限于空间定义、点位分布图、采样程序、样本编号、培养计数、报告方式)、测试规范、注意事项、接受标准等内容。


偏差与变更

记录确认测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差事件和变更流程,确保确认过程每个活动环节的合规性与可追溯性。



参考文件

包括不限于:

  • 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 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确认与验证

  • EudraLex 第四卷 欧盟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南 医药产品人用及兽用,附录15 确认与验证

  • WHO TRS 961,附录6,WHO GMP:无菌药品

  • 中国,GMP指南-无菌药品(2010年修订)

  • ISPE基准指南,第5卷,调试和确认

  • ISPE指南,基于科学和风险的设施、系统和设备的交付

  • ISO 14644-1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部分:基于粒子浓度划分空气洁净度等级

  • GB/T 16292-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

  • GB/T 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 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 GB 50591-201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 50073-201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 PDA TR13 环境监测基础要素与监测计划

  • ISO14698-1 生物污染控制—第1部分:总则

  • 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联系我们
长研检测认证(苏州)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苏州吴中区东方大道1388号双银国际117幢402
联系人:刘经理 座机: 0512-66985755 手机: 18915433015
邮箱:changliu006@126.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扫一扫,即刻沟通
© 2023 版权所有:长研检测认证(苏州)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2022039887号-2